国内高校聘教师重海外经历
- 时间:
- 浏览:0
- 来源:大发快3_大发快3官网
来源:北京晚报2014年1月3日【评论0条】字号:T|T
新年一过,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就将进入高峰期。北京一所211重点高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胡松,最近就一直在为留在本校、成为一名讲师而努力,但希望似乎没办法 渺茫。今年之前 60 岁的他年龄在博士生里不须算太高,况且上学期间他还曾担任学校的助教和辅导员,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太满篇署名论文。无论是学术还是教学,经验也有可谓不丰富。胡松告诉记者,上周导师找到他,委婉地表达了可能性无法留校工作的消息,“因为 只有另一2个 ,我没办法 ‘海归’背景,学校很看重一点。”
记者查询北京大学[微博]、清华[微博]大学[微博]、中国人民大学[微博]等知名高校的人才招聘信息,发现那先 高校大多将教授、“千人计划”、“长江学者”等高端人才作为个人的招聘重点。在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青年教师的信息中,不少岗位都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海外学习经历。如“清华大学人员招聘系统”中,法学院民法学讲师岗位要求应聘者“具有法学博士学位,具有海外留学[微博]经历”;中国人民大学表态的2014年教师招聘计划中,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,提出“有国外留学背景优先”。
北京大学一位校领导向记者透露,目前北大招聘理工科类青年教师,基本也有求在海外顶级高校有博士学习经历可能性博士后研究经历,就连北大个人培养的博士生,也不难 一毕业就留下当老师,“前要得出去转一圈”。该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印证了一点说法,“不仅是北大,现在不少985、211工程高校也有没办法 做。”
“那先 大学连个人培养的博士生都信不过了,认为只有‘海归’博士会念经。”几位应届博士毕业生对记者感慨,让我门认为个人不须比海归博士差,足以承担起本科生教学任务,共同了解国内的学术研究背景,更容易取得科研进步。
记者采访北大、清华、人大等多所高校的教师,不少人坦言一点“海归”博士入职后未能表现出让我门应有的能力,“相当于与让我门的论文、毕业学校背景不相符合。”北大一位教授对记者说,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是弱化教育教学、强化科学研究的,“海归”博士生的毕业学校和在国外发表的论文也有“加分因素”,“让我门也知道原先不合理,但科研项目事关职称、经费、资源,就说只有偏向海归经历。”
相关新闻
教育部将抽检博士论文
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,教育部今天表态“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方法”(征求意见稿)。
“抽检方法”规定: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,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、硕士学位的论文,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%左右,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5%左右。
每篇抽检的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,专家按照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对论文提出评议意见。3位专家中有 2位以上(含2位)专家评议意见为“不合格”的学位论文,将认定为“指在大大问题学位论文”。 3位专家中有 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“不合格”的学位论文,将再送2位同行专家进行复议。2位复议专家中有 1位以上(含1位)专家评议意见为“不合格”的学位论文,将认定为“指在大大问题学位论文”。
对连续2年均有“指在大大问题学位论文”,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予单位,进行质量约谈。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,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重要指标,对连续多年老出“指在大大问题学位论文”的学位授权点,方法有关线程池,作出限期整改或撤销学位授权的避免。
“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方法”(征求意见稿)也于今天发布。
猜你喜欢